西安合生拓普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邵经理
联系电话:13991860317
公司电话:029-88864714
24小时客服热线:400-8556-900
公司邮 箱:postmaster@horizontop.cn
公司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2号境商未来中心20201号
网址:www.horizontop.cn
最近,一篇流传于朋友圈的文章说雾霾只是境外势力与学者商家共同设局的骗局,雾霾对人体的危害,只不过是心理作用。
这篇文章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甚至不少人认同其中的观点!虽然很难理解该文章的作者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来写这样一篇文章。
但是,
当然,如果读过原文的人,一定会知道原文刚开头就说了:无论是商人、媒体、学者都是“骗局”的参与者甚至受境外势力操控,“这些商人、学者、组织发挥想象力,拼凑数据、证据!”
换句话说,该文章认为:只有他的观点是正确的,而他的观点不需要任何证据支撑。反正别人的数据都是拼凑的,证据是伪造的。如果别人的数据和证据是真实的,那么请参考上一句话!
对于这个观点,我们无力反驳。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永远无法说服一个装傻的人!
所以,我们只是要给那些能保持理性的人一点说明。这篇文章是真的吗?雾霾真的只是骗局吗?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雾霾这个词我们经常一起说,但是,雾霾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成分。
简单理解,雾是空气中的液体小水珠,而霾则是空气中固体颗粒物。因为二者经常同时出现,所以经常会被联系在一起。
单纯的雾气,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对人体并没有伤害。但是,若是雾出现在城市及周边,就有可能产生危害,因为雾气出现时空气中悬浮大量水珠且雾气出现时一般空气较为净稳,有利于固态污染物的堆积,进而形成雾霾!
霾主要是固体颗粒物,在有风且有地表裸露的情况下,自然界也有可能产生霾。固体颗粒物进入人体之后对人体是有害的,不过,人体也有一层自我保护机制:如鼻腔粘膜和痰液。自然界中的固体颗粒物,只要浓度不是特别高,就能被鼻腔粘膜或痰液隔绝,并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
但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雾霾中的颗粒物,并非自然界的产物,除了大型的颗粒物之外,还有许多细微颗粒物——PM2.5等,这些鼻腔粘膜和痰液对PM2.5等细微颗粒物毫无办法,所以会直接进入体内造成伤害。而且,对于较大而定颗粒物,鼻腔粘膜和痰液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浓度过高,就没办法了!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小组,发表了雾霾的致病机理:人体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机制,并非吸入体内的所有雾霾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细胞会进行一种名为“细胞自噬”的自我保护行为,细胞会吞噬侵入体内的超细颗粒、无用蛋白。但是,雾霾的细微颗粒物含有大量的无机碳、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很难被细胞自噬所降解,因此最终导致气道炎症和粘液的大量分泌,引发慢性呼吸道疾病。
2013年10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发布报告,首次明确将大气污染确定为人类致癌物,其致癌风险归为第一类——“对人类是致癌物”。报告指出,有充足证据显示,大气污染与肺癌之间有因果关系。
来自2015年全球知名杂志《Nature》上的一篇文章“The contribution of outdoor air pollution sources to premature mortality on a global scale.”指出目前全球每年330万人因空气污染早死,而且该研究预计到2050年,这个数据会增长到每年660万!
而雾霾对人体呼吸道、肺部、心血管等危害的研究更是数不胜数:
以下是雾霾中的PM10与死亡增长率的关系:
以下是雾霾中的PM2.5和疾病、相关风险、死亡率的关系:
事实上类似的数据还有很多,但是想必已经没有列出来的必要了。
因为如果真的是保持理性的人就应该明白雾霾对人体的危害是客观存在,并非什么心理作用。而如果是之前说的那篇文章的拥护者,那么列举再多也没意义,毕竟在他们看来都是“虚构数据”。
在该文章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吸烟。
文章指出“以北雾霾天的浓度为例,你抽一根烟肺部吸进去的霾,相当于在雾霾天待30天,如果是你旁边的人抽烟,你吸进去的二手烟的霾,相对于在雾霾天利待了7天”。
首先,这个数据是值得质疑的,不知道文章的作者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个数据,是他所鄙夷的那些学者“拼凑”的,又或者只是他自己编纂的!
那么我们就拿几个正式的数字来算算:
根据环保部的提供的数据,2015年11月28日的一次雾霾,雾霾面积为53万平方公里,雾霾中PM2.5浓度极值突破1000μg/m³,PM2.5均值破300μg/m³,我们就算为均值底限300μg/m³。
而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多个学院用无人机测量的雾霾高度显示,雾霾在300-500米以上的高度才会逐渐消散,我们再次取最低值300米来算。
2015年11月28日的这次雾霾中PM2.5的重量就为:
530 000 000 000×300×300=47 700 000 000 000 000μg
也就是47 700吨PM2.5,而且,这还仅仅是PM2.5的重量,但是PM2.5仅仅是雾霾的一部分,雾霾中还有PM10,大颗粒等物质,PM2.5在雾霾重量中的占比,最多不会超过1/3。
不过,便于计算,我们就算PM2.5占了1/2左右好了。
那么,也就是说,即使我们所有的值都取最小值,PM2.5占比取最大值,此次雾霾的重量约等于100 000吨!
然后我们在根据扬州生物实验室的数据:一只香烟自然燃烧后产生0.19-0.25g的颗粒物,该数据作为除数,所以我们直接取最大值0.25g.
于是就是100 000吨÷0.25g/支=400 000 000 000支
也就是说,即使采用最最保守的数据,此次雾霾灰霾的重量依然相当于4000亿支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
是不是很恐怖?
但是,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无论是流传于朋友圈的那篇文章中的“抽一支烟相当于吸30天的雾霾”还是我刚刚算出来的11月28日的一次雾霾相当于4000亿支香烟。都没有任何意义!
这也真是我们要质疑的第二点!
因为吸烟是吸烟,雾霾是雾霾。
吸烟和雾霾二者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不同,吸烟主要是尼古丁,烟焦油等物质,而雾霾主要是PM2.5。而且吸烟的危害主要是即时性的小范围的,吸一支烟可以让100平米的房间PM2.5浓度提高至800μg/m³(数据来源扬州市生物实验室),可以对这个房间内的人造成很大的影响。
而雾霾的PM2.5浓度可能只是300μg/m³,但PM2.5的危害是大范围性的,社会性的。像我上述所说的这次雾霾,雾霾面积达5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2个北京,覆盖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多个城市,仅以2014年人口统计数据来看,仅京津冀地区人口数目就超过1亿人!也就是说仅此次雾霾,受影响的人数就超过1亿人!
两者有任何可比性或者有任何比较的必要吗?
其实,吸烟危害是国内很多人惯用的伎俩。谈雾霾危害,有人会说你吸烟么,吸烟危害多大啊,与其考虑雾霾危害,不如考虑戒烟吧!要是你不吸烟,他们又会说,你不吸你身边总有人吸吧?二手烟危害多大啊,与其考虑雾霾危害,不如考虑让他们戒烟吧。
然后食品出问题了,他们又会说,你吸烟么,吸烟危害多大啊与其考虑地沟油危害,不如考虑戒烟吧!要是你不吸烟他们又会说,你不吸你身边总有人吸吧?二手烟危害多大啊,与其考虑地沟油危害,不如考虑让他们戒烟吧。
这个说法,适用于一切对人体有害的行为!
但是简单想想,就因为自己吸烟或者身边有人吸烟,就应该毫无怨言的吸雾霾了吗?就应该毫无怨言的吃地沟油了吗?
这就好比有人交通违章被交警处罚,于是对交警说那么多贼,那么多杀人犯你不去抓你来罚我闯红灯?试问罚交通违章和抓杀人犯冲突吗?二者只能选其一?
等等,仔细一考虑雾霾和吸烟的危害,这个比喻有点不对。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那些说与其考虑雾霾危害不如考虑戒烟的人,就好比是犯了杀人罪被逮了然后对警察说那么多闯红灯的你不去抓?来抓我杀人?
其逻辑的矛盾之处,显而易见!
当然,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在雾霾如此受关注的今天,的确存在有人浑水摸鱼,趁机鼓动民心。比如前段时间微博热传的“核雾霾”,纯粹是恶意的蛊惑,其没有任何的证据。
所以,应对雾霾,我们要应该正视雾霾。承认雾霾的危害是第一步,而考虑如何防御雾霾,如何治理雾霾则是第二步。若是我们一再觉得雾霾危害不大,一再觉得“身边有人吸烟所以就该吸雾霾”,甚至一再以为要发展就一定要产生雾霾,一再忽视雾霾的控制和治理,那么总有一天,我们会为此时此刻想法而惭愧,而后悔。
雾霾危害并非心理作用,雾霾也不是骗局,它不容忽视!
西安合生拓普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13047号
全国服务热线:400-8556-900 邮 箱:postmaster@horizontop.cn
公司电话:029-88864714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2号境商未来中心20201号